2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敬天命还要尽人事,不然要人做什么呢?

❐ 二月河《乾隆皇帝》 ​​​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我会用四个问题来判断自己是否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我睡得够吗?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我是否与我爱的人深情相拥?我是否为自己的身体做出了健康的选择?
-Ezra Klein ​​​

这段,真值得打印。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和我差不多,那几个霸凌我的女生最后勉强够专科,后来一个我去美容医院脱毛 碰到她在里面给我服务脱腿毛还有一个在我工作的电视台门口还给我热情打招呼(脸皮巨厚),据朋友说她在时尚啊好坊之类的小店当小妹那几个煽动全班孤立我,造我黄谣的太妹们 没一个好未来

相互提携、相互成就,是高段位圈层的特性,低层次圈层则处处相互拆台,相互诋毁,越是无能的人越是心眼小,越容易心生恶念,内心无法接受别人的优秀,会用打压和诋毁别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见不得别人好,其实是自己内心对别人最真实的肯定,心里不服气又拿你没办法,扭曲的心理造成扭曲的行为。 ​​​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929503416221739?from=old_pc_videoshow旅游实录:都辛苦过半夜鸡叫……

我儿子北京游学,凌晨1点半起床

住在河北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929339767324678?from=old_pc_videoshow恐龙扛狼原曲:郑秀文-煞科 ​

我国楼市发展到现在,其实未来的路很确定。

再像过去那样猛涨,肯定是不可能的。

再跌也不现实,大家也都看到了,跌了一点就要开始救市了。

但救市的效果也是要看基本面,以后估计只有几个大城市还能涨一涨,其他地方再怎么救也没啥用。

大城市房价高看上去感觉好像不太好,但是其实危害也不大,毕竟谁都能在京沪买得起房这个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我国地方大,京沪买不起你去别的地方呗,只要有退路,大家意见也就不大了。

具体到政策上来,首套房房贷利率还要继续降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首套房利率都在2%以下,我们国家鼓励年轻人买房,降利率肯定是大趋势。

楼市限购也会慢慢取消,改为房产税来替代。土地卖不出去,国家也没钱肯定得找另一种财源来替代,这个是必然的。

而且现在大城市有些人,收入不高,但是因为买房早买房多,吃了一大波红利。放开限购,改为房产税以后,这波人就会慢慢被淘汰出去,也算是另一种腾笼换鸟。

为什么35岁是一个坎?

我就是在35岁左右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

以前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厉害,未来发展上限马云,下限财务自由。

到了35岁,基本接受了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事实。人变得更加佛系,有机会就拼一把,没机会就安心躺平,也不焦虑。

这个世界并不围着任何人转,而是围着价值或利益在转。

真正强大的只有自然规律,每个人最终都会归零。 ​​​

开始让人舒服的,或许是语言,但后来让人舒服的,一定是人品。

—— 杨绛 ​​​

我觉得我这一代创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花钱,马云说的对,花钱比挣钱难。我是该花钱的地方没花,不该花钱的地方也没花。就好像那次马云质疑开会买了个大屏幕,而不是从厂里搬一台旧的糊弄一下。手下说已经很省了,厂长很不高兴。直到蔡副厂长说要给远道而来的大家提供好的学校条件,厂长才表示了同意。我太需要蔡副厂长这样会花钱的助手了啊。

我曾说过生意人一定要明白进三出二的道理,同时在经营过程中还要懂得“大赚小亏”法则,做生意不要有一直都赚钱、做什么都要赚钱的想法,要有容忍亏损的心态和心理准备,创业不可能一直赚钱、永不赔本,这是不现实的,有的人是每一单都要赚钱、每一天都要赚钱,无法容忍任何亏损,这种心态是很可怕的。 ​​​

说个冷知识:从前的人是不谈恋爱的。
另外,”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般是指女人,烈女不侍二夫郎,男人是三妻四妾的。

好几位朋友引了这首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作者木心,生于1927年——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中国人,是传统的婚姻模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一次见面就在洞房,连名字都不知道就上床。
是的,如果你对现当代文学略知一二,你会发现,很多文人的妻子是没有名字的,名字都是文人在婚后给起的。
而这些文人,有一说一,说自己”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也不是没有,有钱钟书、巴金几位——真的也就几位。
万分之一都不一定到。
而女人,说自己”一生爱过“的,只怕也没几个。
当然了,”一生只睡一个人“的,多了,海了去。
但睡不是爱,这也是冷知识。

所以,别迷恋那不存在的古代。
却将当年意,怜取眼前人。

贴标签与撕标签的贝叶斯模型

经常有一种说法:不要随便给人贴标签,因为我们一旦给人贴上标签,就会先入为主,用固有的成见看待和思考问题。

我倒是有不同看法,我觉得应该随手给人贴标签,不过同时也要具备随手给人撕下这个标签的能力。随贴随撕,主打一个灵活性。

给人贴标签,当然是有理由的,因为发生过符合这个标签特征的事,我才给他贴上的。这是一个标记,付出的成本必须要有个认知印记。

贴标签行为潜在的伤害对象当然是我们自己。这种伤害表现在我们可能养成一种思维上的惯性,导致未来在做决策时出现误判。但是,这种伤害有个前提:只有在形势已经发生改变,而我们还固守着之前的标签判断时才会发生。如果我们具备随时撕掉这个标签的能力,它就不但不会造成伤害,还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

贴标签是花了成本才贴上去的,撕标签当然也不能零收益。我先这么给你贴着了,有本事就做出点行动来,让我对你的看法发生改观,我立即就把标签撕了。

标签可以一张张贴上去,也可以一张张撕下来,但必须在成本对等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本质上,这就是数学上的贝叶斯概率模型,一种随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的认知置信度。

真正的问题不是贴标签,而是你是否拥有随时撕掉标签的能力。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23-8-1,懂懂学习群聊天记录(2)"

0到1可能是能力,但是从1到10就是坚持放大自己的能力,并补上快速发展的短板,感觉小公司和自媒体都一样、都是把自己的“自”能力产品化,然后再用流量放大,初期做的好不好看创始人的能力,后面就是有没有魅力了 ​​​

黄冕是曾国藩最重用最看重、为湘军做贡献最多的人:献策创建湘军水师的人是他,到江西吉安组建吉字营的也是他——该营最多时发展到5万人,打下安庆,独自围城攻破南京,是湘军一号主力部队。黄冕后来负责为湘军筹资,几年筹到了湘军总开销近3000万两白银的1/4。 ​​​

人们用一辈子来确定自己。完全地认识自己,唯有死。

On se détermine au long de sa vie. Se connaître parfaitement, c’est mourir.

《加缪笔记1935-1959》阿尔贝·加缪

如何理解以下这句话:
“我觉得你还有救,或者和你关系好才给你指导,如果我放弃你了,或者觉得你没救了,我是根本不会说你的。”

关于这句话,我想到昨晚我看到芒格的书里的一段话:
“多年以前,我在帕萨迪纳市有个朋友,是做渔具生意的。他出售的鱼钩五颜六色的。我以前从没见过色彩这么丰富的鱼钩。我问他:“你这鱼钩五颜六色的,鱼是不是更容易上钩啊?”

他回答道:“查理,我这鱼钩又不是卖给鱼的。”

你们笑归笑,所有人都有这个倾向。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的偏见:给别人提建议时,以为是在为别人考虑,其实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因此,上面那段话,他为什么要给你意见呢?我相信里面有一点为你好的意思,但含量很低很低。更多的是,我作为上位者,可以用言语操控你,俯视你,凝视你,我在给你指导的过程里,享受了充分的老子太牛了,你快来俯首帖耳听老子教导”的快感。

那么我们面对上司或者年长者说教,应该如何呢?毕竟作为职场新人,我们确实会犯很多职场错误,这是难免的。所以,还是那句话,只听跟事情相关的部分,比如“说服客户要从客户的立场,而非把自己传达的说出来就完事了”这类具体的事情。至于上升到对你人的评判,那就别理,把耳朵快点闭上。

因为针对你人的那部分内容,大体不过是借着“为了你好”的名义,开始施展个人权力的幻觉。他在别处很难有这样的场合,让他自上而下地judge,除了处于他下位的你。

至于后来为啥他不说你呢?也不是什么,他觉得你没救了。而是他反复说你带给他快感的边际效益降低了,他转而投向另一个可以再次给他带来他是上位者幻觉的人。

毕竟,他在使用judge人的言语对你说教时,眼睛里看到的并不是你,而是倒映在你眼睛里他自己的指点江山,激扬自我的倒影。

原创文章,作者:懂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drj.vip/35693.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