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颈椎》
我骑自行车骑的特别好。
骑车有啥技术含量?
记得,我科普过一句话,准入门槛越低的领域,进阶越难。
骑了多久?
十多年吧。
现在,不怎么骑了,转行打羽毛球了。
我一般,都自诩本地骑的第二好的。
小迷妹很多。
多是大妈。
现在,很多网红也骑自行车,也有很多骑友试着发抖音,我们本地有个卖酒的小妹妹,她骑车骑的不错,发了不少视频,粉丝也慢慢涨了起来。
前段时间,她到我书店,说自己很郁闷。
为何?
评论里的男人,总是盯着她的裤裆。
我跟她说,这是必然,抖音里的男人不光盯着你的裤裆,是盯着所有穿骑行裤、瑜伽裤的裤裆,你可以看看评论,基本都是围绕着B在做学问。
她最郁闷的是,她发了一个骑在大梁上的视频,有人评论,把大梁搞的臭烘烘,有人评论自带吸盘,有人评论骑到了高潮,有人评论姿势不专业……
从专业角度而言,很专业,自行车时速超过30以后,大部分做功都是用来对抗空气阻力,你看自行车运动员为什么要趴着骑?
核心是减少空气阻力。
我们普通人的骑姿,很难突破30公里/小时。
专业骑行选手,不用太专业,例如我那些骑友,干到50公里/小时没有问题,日常训练也在40公里/小时以上,我不行,我老了,我日常骑行也就是30公里/小时左右,快一点的时候能到31公里/小时。
30与31差别大吗?
非常大!
她坐大梁上,目的是降低身体高度,减少空气阻力,下坡时很管用。
我跟她说,不需要生气,抖音评论是没有门槛的,没有门槛的评论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只要是女的,大家的焦点永远都在B上。
你尽管发,别管那么多。
若是怕家人替你担心,就挨着删删评论。
老师曾经送过我一句话:男人的恶臭,就是什么都往性上联想。
他说的是日常。
例如动不动酒桌上开个黄色玩笑,别人一说什么,接着往性上联想。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不要这么恶臭!
在我看来,她的这些,算什么?
我从出道到今天,接近二十年,什么骂没挨过?我早麻木了,你相信一句话就行了,值得我们交往的人,他们的内心都恪守一点:当面说真话,背后说好话。
不用级别太高,像我们这样的人,什么时候去评论骂过人?
即便评论,也是以赞美、讨论为主。
不可能去恶言相向。
人有层次之分吗?
有!
由下而上,底色由恨到爱。
最底层,基本就是丛林社会,谁狠谁恶谁占优,写流鼻血时,我写过我读小学时,天天有小朋友被打破鼻子,打架不是家常便饭吗?
天天打。
到初中呢?
就打群架。
到高中呢?
主要是体育生、社会人士打。
一读大学,我很不适应,最不适应的地方是什么?
大家一见面,先笑。
热情的打招呼。
竟然没有打架的?
我为此恍惚了很久,我们宿舍楼跟体育学院合住,那些无恶不作的体育生,竟然是那么的和蔼,仿佛是一群被阉割过的野马。
每当有人写青藏高原是离天堂最近的,人是最淳朴的,我就想说,最淳朴,最真实,最有爱的群体,在北京,在上海。
不在西藏。
这些穷地方,只有野蛮、粗鲁、原始。
这是地理轴。
年代轴也是如此,古代是野蛮、粗鲁、原始的,今天是有爱的。
尤其是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感触最深。
感受到自己劣根性一点点的去掉,慢慢有爱了。
那年,有个定居德国的读者联系我,咨询我一件事,她父亲因为围墙跟邻居起了争执,还动了手,最寒心的是,对方骂她父亲:绝户。
这触动了她父亲的软肋。
她哥是牺牲的,长眠于广西。
她自己也觉得愤愤不平,她父亲作为一位英雄的父亲,那么多人敬仰,为什么会遭到邻居的恶言?
她理解不了这种反差!
我跟她讲,让父亲搬到城市去吧。
她说,他不想走。
我说,没有解决办法,只有离开,是群体问题。
与人之本性也没有关系,与受的教育、经济基础有关系,若是邻居成了大富豪,你要相信,他也有爱的一面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
还有一点,我们从小接受的全是仇恨教育,仇恨教育对应的是阴谋论,我们看什么都是阴谋,昨晚我出去吃饭,大家聊起东航飞机坠落,一致认为是美国搞的。
如何检验自己是否接受了仇恨教育?
你可以问自己一句:美国是不是很坏?是不是亡我之心不死?
若是YES.
那恭喜你!
绝大多数人,都是!
我们普通人,太想谈政治了,从而会泯灭、掩盖我们的人性之美,例如一提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就觉得普京真帅,我在县城,就没遇到过讨厌普京的人。
你若是抛开这些政治立场看战争呢?
谁发起战争,谁是人类之敌。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
你照一下镜子,你真的热爱和平吗?!
所以,好好念书,好好赚钱,去上海,去深圳,那是中国最有前途最有未来的地方,那里就有人性之美了,为什么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大环境下,谁发言,谁是傻逼!
我在县城生活,县城基本就是农村升级版,例如骑友、球友,一言不合就动手,大家底层逻辑是解决纠纷还是需要拳头的。
不用担心我。
我还好,我属于那种软骨头,谁打我谁骂我,我都是百依百顺。
另外,我虽然生活在这里。
但是,相对封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县城人特别喜欢聊国家大事,我们球友天天聚会的小酒馆,最火爆的就是普京宣布攻打乌克兰那天,认识的,不认识的,举杯为普京干杯。
日常,我刷朋友圈,看谁经常在朋友圈发这些国家大事。
我就会顺手拉黑。
我在想,一个人的生活该无聊到什么程度才整天关心这些?
我喜欢有生活气息的人。
只关注他自己,关注他的家庭,他的事业。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者。
国家大事,离我们很遥远,我在写《懂懂学历史》时,写到司马懿,写到了这么一段话:老舍的《茶馆》里写的好,莫谈国事。作为老百姓,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过去老百姓怕兵荒马乱,一是怕服兵役,二是怕闹饥荒。在吃饱穿暖的年代,战争之类的离老百姓很遥远,看过茅盾写的《子夜》没?城外在打仗,一点都不影响上海那边歌舞升平。现在对油腻男的评价标准有一条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国际政事侃侃而谈让人以为他是当代司马懿。
扯远了,扯远了。
继续说骑行。
如何分辨一个人是不是骑行老炮?
问他,锁骨断过没?
若有,肯定是。
经常骑车的,没有不摔的,骑山地车容易摔胳膊,骑公路车容易摔锁骨,我是先骑的山地车,后骑的速降车,再转的公路车,所以我比他们会摔一些。(机车领域是:跨骑车容易摔腿,踏板容易摔头)
玩山地车,必须要先学防摔。
防摔不是说不摔。
而是会卸力,卸力的核心是翻滚,你看那些跑酷大神,他们从墙上跳下去为什么不受伤?
就是通过翻滚把力卸掉了。
山地车防摔训练很简单,人之本能是阻止翻滚。
而训练就是变阻止为主动翻滚。
例如侧摔,那么就主动侧翻滚一圈。
正摔也是如此,就势正翻滚一圈。
还有个技术细节,手臂不能伸直,要微屈,呈弹簧状……
翻滚时,整个躯体尽可能的团起来。
公路车为什么容易断锁骨?
因为,锁骨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摔车时,若是手撑地或肩膀着地,力量传导到这个位置的时候,超出了骨本身的承担强度能力,就很容易发生骨折。
骑车的老炮断过锁骨的,十之八九可能夸张了一些。
十之五六差不多。
用手撑地也是本能反应。
我前些年还摔过一次大的,被送到了医院,我以为骨折了,结果没有,可能与我翻滚的比较多有关系,咕噜咕噜滚出了老远。
公路车很脆弱,摔车的原因也很简单,一块石头,一个小木棍,足够了。
后来,我主要骑折叠车,上身不再是趴着骑了,而是坐着骑,风阻大,骑的慢,以健身为主。
这种情况下,很少摔车。
锁骨骨折可怕吗?
不可怕。
很多人连手术都不做,去找中医拿接骨药……
锁骨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因为它与摔倒有直接关系,手本能一撑地,不是桡骨骨折就是锁骨骨折。
对于骑行人而言,这都不叫手术。
我还收藏过一个新闻:这对男女,帅小伙叫谭万平,23岁,女的叫李良友,46岁,两个人都喜欢骑行,并因骑行而结缘。两个人参加了在万州的骑行比赛,李良友在骑行中不幸摔伤,造成锁骨骨折,谭万平放弃比赛将她送医院,之后经常去看她,一来二往,两个人彼此生情,就走到了一起。
若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他们很难产生感情。
在骑行中,为什么很容易产生?
因为,骑行装备会使人忽略年龄差距,一个老太戴上头盔,戴上眼镜,戴上围巾,穿上骑行服,骑的又非常好,你根本无法准确预测她的年龄,这身装备可以使一个人看起来年轻20岁。
今天,扯的有点多,写到这里,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锁骨骨折,不可怕。
尤其是,新生儿。
很多“医疗事故”的起诉,就与新生儿锁骨有关,顺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很常见的,也不需要刻意处理,这种骨折专业术语叫:青枝骨折。
新生儿的骨骼本身有一定的柔韧性,如刚发芽的柳枝。
折断了,也慢慢恢复了。
但是,做父母的不这么认为,一听,我靠,骨折了?
那不行,又是起诉医院,又是起诉月嫂。
总觉得是人为搞的……
看个新闻:一女士在深圳市龙岗妇幼保健医院生下的男婴,被发现锁骨骨折。同日出生的刘先生小孩也出现锁骨骨折问题。对此,龙岗妇幼方面回应称,“对于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包括新生儿锁骨骨折,已提前告知家属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医院尝试给予患者一些赔偿,如果家属不满意,可以通过医学鉴定、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
新生儿为什么会骨折?
顺产时,头出来了,肩膀卡住了,外力通过肩膀传导到锁骨上,这种尤其多见于头胎,产道狭窄,又是侧切又是撕裂。
可是呢,有些新生儿顺产的非常顺畅,吧唧就自己下来了。
为什么依然有锁骨骨折?
医生说,除了产道挤压,还有别的原因导致锁骨骨折,比如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不对,比如背手等。
那,新生儿被确诊为锁骨骨折,会怎么治疗呢?
不需要治疗,一般三四周就可以完全愈合,若是摸的时候,发现宝宝没啥反应,说明骨头已经愈合了,愈合时会有个鼓包,再过三四个月,就完全正常了。
一句话,别担心,正常现象。
对于成年人而言,锁骨还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高低肩。
很多人都存在高低肩,有两个判断方法。
A、背包时,是不是一侧背带容易滑落?
B、光着肩膀,站直了,找人拍个照。
高低肩该怎么纠正?
高低肩的根本问题,也出在锁骨上,还记得前面我分享过一个观点没?健身的本质是拥有一副好的骨骼,答案就在这里。
抖音上,有很多改变高低肩的教程。
跟着练就行。
也或者去找形体矫正大V,让其给设计课程,通过肌肉训练改变骨骼形态。
接下来,我们说富贵包。
昨天,我说东北男人喝酒形成的河马脖,其实就是富贵包的延伸,富贵包里包的不是骨头,也不是肌肉,而是脂肪。
为什么会形成富贵包?
一是身体脂肪代谢能力不行。
二是颈椎曲度发生变化。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富贵包是颈椎病的一个表现,它本身不会引起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病变引起的局部的脂肪沉积。
那,如何去除富贵包?
去美容医院就行。
吸脂手术。
这么大面积的脂肪也不好吸,一般都是先取个针眼,然后放粉碎机进去,把皮下深层的纤维结缔组织先破碎,然后再吸出来。
那画面,想想就很治愈。
若是不愿意去做吸脂手术呢?
一、通过矫正恢复颈椎的曲度。
二、减肥。
我跟作家打交道比较多,作家多有职业病。
一是痔疮,二是颈椎病。
例如《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他是82年的,有严重的颈椎病、腰椎炎。
按理说,我比所有的作家都勤奋。
每天万字的写作量。
风雨无阻。
我有没有颈椎病?
有过!
现在,没有了。
过去,我一醒来,一扭头,颈椎的位置卡巴卡巴响,动不动还落枕。
我是怎么治疗的?
看过一个笑话没?一个人痴迷于UFO,每天仰着头找UFO,UFO没找到,把颈椎病治好了。
我是通过打羽毛球治好的。
羽毛球有大量的转体、抬头动作,从我打羽毛球后,再也没有过颈椎病的困扰,甚至都不知道颈椎病是个啥。
我觉得网球应该也行,原理差不多。
羽毛球打的频繁吗?
几乎,天天,而且打的还不错,欢迎来战!
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我相信每一个作家都有颈椎病,没有颈椎病的作家不是好作家。
写《人世间》的梁晓声,他说自己现在写不了文章了,因为患了严重的颈椎病。
颈椎病与年龄也有关系。
老年人是颈椎病多发人群,人在进入50岁时颈椎病发病率是25%,60岁时是50%,70岁时将近100%。
什么是颈椎病?
我理解的是,颈椎不舒服就是颈椎病。
颈椎本身的症状,例如颈椎的活动受限,比如向前低头,向后仰,向左右以及旋转范围受限。(头向前低,向后仰,向左向右都可以。但是,让头转圈是大忌,这一点,颈椎、腰椎同理,转脖子和转腰的活动方式都应该Stop。)
四肢的症状,手、腿麻木无力,平常走路没劲,走路不稳,像有些人可能描述走路有踩棉花感,跟飘起来似的。
脑袋症状,吞咽不畅、视力障碍、脖子弹响、失眠、神经衰弱。
颈椎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因为,会压迫神经。
根据压迫方式不同,把颈椎病一分为二: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以上肢疼痛为表现形式。
脊髓型呢?说明颈椎压迫到脊髓了,那么必然会影响下肢,不是疼痛,也不是麻木,也不是无力,主要是运动的迟缓或者是肌肉的僵硬,下楼梯时要扶东西,走路踩棉花感等等这样的下肢症状。
神经根型轻,脊髓型重,往往是这样的,脊髓型的也有神经根型轻的症状。
神经根型一般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而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则要尽快的进行外科减压。
还有一点,请重点注意:生活中,常常有年轻人因为颈肩部的疼痛认为自己患有颈椎病,实际上,年轻人颈肩痛多半不是颈椎病。(可以理解为肌肉劳损)
读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当年得的,大概率也不是颈椎病。
年轻人,还要注意啥?
看一则新闻:小张在一家浴室按摩后,没多久感到头晕、难受,无法行走,紧急送医,次日抢救无效身亡。司法鉴定认定:按摩致小张颈部错位,引发脑梗,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而死。这起意外再次敲响警钟:不能随便按摩!
总结一下:
1、摔倒容易导致锁骨骨折。
2、顺产新生儿锁骨骨折属常见现象,不需要刻意治疗。
3、高低肩可通过对应肌肉训练进行矫正。
4、脊髓型颈椎病必须手术治疗。
5、仰头类运动可以预防、治疗颈椎病,如羽毛球、网球。
6、按摩时,点林黛玉别点贾玲,贾玲手劲大。(林黛玉手法过于轻柔,像蹭皮一样,没有效果的。靠谱的按摩师应该是掌握了正确的解剖学知识,且用力得当。)
最后,安利个神奇的宝贝:筋膜枪,比潘金莲按的还舒服!
读后感:
1,感觉渐入佳境了。
2,最重要的一点没有科普到,脊柱、关节不适合转圈式运动。
原创文章,作者:懂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drj.vip/2340.html